国内高校每年都会对校内专业进行增减调整,而在近期,多所高校陆续撤销了艺术相关的专业,其中不乏知名双一流大学。比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撤销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等专业;四川大学也撤销了动画、产品设计等艺术类专业。
为什么要撤销这些艺术设计类专业?艺考生将受到什么影响?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
01.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热门专业”也难逃被撤销
根据青塔Pro的统计数据,2014至2023年间,可以看到被撤专业越来越多,其中不乏风靡一时的热门专业,艺术专业也"难逃一劫"。
其中被撤最多的艺术专业TOP3,分别是服装与服饰设计(108所)、产品设计(98所)和工业设计(76所)。对高校来说,主动优化学科专业机构,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但究其原因,是国内艺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和师资力量不足,从而使教学质量不佳,只能进行“资源整合”。
除此之外,艺术专业被撤销的背后原因还在于市场需求的变动。随着全球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数字技术应用的广泛普及,各行各业对拥有艺术设计背景的专业人才的需求正急速增长。这意味着市场一直都有需求,甚至急需有艺术背景的专业人才。然而国内高校目前的艺术教育的方向和质量,和现今的市场需求并不匹配,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满足各行业的要求。这恰恰反映了国内高校艺术教育正处于教学质量滞后与人才质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双重窘境。院校不得不在师资、课程和专业方向上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最直观的结果就是艺术类专业陆续被撤销。
国内艺术升学可选专业范围不断缩小,加上艺考招生的改革,艺术生在国内的优势一点一点在减少。但变化也意味着机遇,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意识到,及时转换艺术留学赛道才更有前景。对于那些在国外接受了艺术教育并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留学生来说,在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他们拥有成为各行各业“高精尖”人才的潜力,回国就业的机会也更加广阔。
02.艺术留学选择面更广阔,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国外有着不可复制的艺术氛围,从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雕塑到现代的建筑、时装、设计等,艺术领域经历了多个世纪的沉淀和发展,为艺术专业的分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料。在人文气息如此浓厚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更自由地更有保障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
对于有志于深造的艺术生来说,选择国外顶尖艺术院校,无疑是提升个人能力和拓展国际视野的好机会。比如美国乃至全球艺术与设计教育的“领头羊”——帕森斯设计学院,强调学生设计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全方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战经验。学校鼓励学生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和材料,致力于培养能够应对当代挑战的设计师。
而连续多年艺术学科TOP1的皇家艺术学院,其产品设计专业以其开放的创新平台和对全球设计视野的重视而闻名。学院不仅提供传统的工业设计,还包括服务设计和游戏设计等前沿领域,真正实现了设计教育的多样性和全球化。
有着全球闻名的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以其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和与行业巨头的紧密合作而享誉。学院注重商业实践和职业化培养,确保学生的设计作品不仅具有高度的创新性,还能够直接转化为市场上的成功产品,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和进入顶级设计领域的机会。
03.艺术留学不可否认的独特优势,海归就业竞争力还在提升!
除了优质的教学质量和顶级的院校外,随着全球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更加凸显了艺术留学的独特优势。
重视思维发展与实践
学校更看重的学生的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学习与延展,强调个性的发展与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专业多样性与个性化教育
国外艺术教育在每个领域都有着极其丰富的细分专业,包括但不限于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业设计等超过270个专业。开设课程十分广泛,涵盖众多学科领域,覆盖绘画、雕塑、摄影、时装设计、表演艺术、音乐、戏剧、电影制作和设计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选择最适合的专业。
灵活多元的申请方式
艺术留学通常不仅仅依赖于成绩单和标准化考试成绩,更强调学生的创作组合、实践经验和个人陈述,这些都能充分展现学生的艺术天赋和创造潜力。这种申请方式对于展示学生的独特性和艺术才能极为有利。
重视实践实习,就业前景广阔
许多课程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实习,使他们有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与艺术行业建立紧密联系。艺术行业的职业范围正在迅速扩展。从传统的绘画、雕塑到现代的数字艺术、用户体验设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强劲。在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背景下,为艺术生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
如果你对艺术感兴趣,不如及时转换艺术留学赛道吧!